篆烟消锦幄,愁中又听,漏声催早。卸罢残妆,绣被暗生寒峭。想像前宵好梦,剩瘦影、兰缸相照。灯晕小。雁鸿报到,归人犹杳。
消息试探梅花,待漏泄春光,可同欢笑。欹枕钗横,画楼几番慵眺。一纸音书寄语,问白发、近添多少。奁镜悄。眉峰为谁频扫。
玉漏迟 · 闺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漏迟·其一·闺思》是明朝诗人梁清标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而闻名。以下是对《玉漏迟·其一·闺思》的详细介绍:
作品原文:
篆烟消锦幄,愁中又听,漏声催早。
卸罢残妆,绣被暗生寒峭。
想像前宵好梦,剩瘦影、兰缸相照。主题内容:此诗通过描写女子的闺房内景与心境,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孤独和哀怨。诗中的“绣被”象征了女性的柔美与脆弱,而“想像前宵好梦”则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
情感表达:诗中“愁中又听,漏声催早”,描绘了时间感的紧迫感和内心忧愁的叠加,表达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孤独感和寂寞感。同时,“卸罢残妆,绣被暗生寒峭”展现了女子在深夜卸妆后的孤单和冷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层次。
艺术手法:《玉漏迟·其一·闺思》运用了大量的视觉与听觉元素,如“篆烟消锦幄”、“残妆”、“绣被暗生寒峭”等,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场景,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
《玉漏迟·其一·闺思》不仅展示了作者梁清标高超的艺术技巧,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困境。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