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落韶华,又当禁火,皇州春丽。神伤奉倩,尘积半床罗绮。空零乱、麝粉薇浆,镜奁犹剩残膏腻。任东风浩荡,飘飖素幔,吹人难起。遥睇。
青郊外。正杏粥初调,油车迤逦。轻烟晓散,对此更添憔悴。忆去年、花满雕栏,凝妆小立晴窗倚。到而今、细雨梨花,总酿成孤泪。
琐窗寒 · 清明悼内
介绍
《琐窗寒·清明悼内》是明朝诗人梁清标的词作。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节时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哀伤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琐窗寒·清明悼内》的作者是梁清标,他是一位明代官员和文学家。梁清标生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卒于官,享年不详。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记载于《棠村词》等文献中,其中也包含了对《琐窗寒·清明悼内》的创作背景及个人经历的描述。在明朝末年,由于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梁清标归附新朝,并在清朝时期历任要职,包括翰林编修、兵刑户礼各部侍郎等。
诗词原文:《琐窗寒·清明悼内》全文如下所示:
冷落韶华,又当禁火,皇州春丽。
神伤奉倩,尘积半床罗绮。
空零乱、麝粉薇浆,镜奁犹剩残膏腻。
任东风浩荡,飘飖素幔,吹人难起。
遥睇青郊外。
正杏粥初调,油车迤逦。
轻烟晓散,对此更添憔悴。
忆去年花满雕栏,凝妆小立晴窗倚。
到而今细雨梨花,总酿成孤泪。诗词赏析:《琐窗寒·清明悼内》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词作,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以及对往昔时光的追忆。词中“神伤奉倩”一句,反映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情怀念,以及因思念而生出的孤独感。此外,“任东风浩荡”和“遥睇青郊外”,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心境的开阔与超然。通过对清明节景的描写,词人巧妙地将个人的哀愁融入自然的美景之中,使得整首词既有深沉的哀思又有淡雅的风情。最后一句“到而今细雨梨花,总酿成孤泪”,更是将作者的悲痛情绪推向高潮,使得整个词作充满了悲剧美。
《琐窗寒·清明悼内》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文学作品,也是梁清标个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命运。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这首词不仅能够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同时也能提供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