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落韶华,又当禁火,皇州春丽。神伤奉倩,尘积半床罗绮。空零乱、麝粉薇浆,镜奁犹剩残膏腻。任东风浩荡,飘飖素幔,吹人难起。遥睇。
青郊外。正杏粥初调,油车迤逦。轻烟晓散,对此更添憔悴。忆去年、花满雕栏,凝妆小立晴窗倚。到而今、细雨梨花,总酿成孤泪。
【注释】
琐窗寒:词牌名,《清真集》有“琐窗寒·清明”一词。
冷落:冷淡,凄凉
韶华:美好的时光
又当:恰逢
禁火:清明节时禁烟火,故称“禁火”。
皇州:指京城。
半床罗绮:指床上堆满了罗绮之类的华丽衣裳。
空零乱:空空的散乱一地。
麝粉薇浆:指麝香和蔷薇花酿制的酒。
镜奁:梳妆用的镜子,引申为妇女化妆用的器具。
东风浩荡:东风强劲有力,浩大无边。
飘飖:飘摇。
素幔:白色的帷幔。
遥睇:远望。
青郊外:青色的郊野。
杏粥:用新杏熬成的粥。
油车:古代一种供人乘坐的车子。
轻烟:薄雾。
细雨梨花:形容春雨如细丝般密布,落在地上的梨花如雪一般洁白。
总酿成孤泪:总是使人流下孤独的眼泪。
【赏析】
此首词上片写清明时节,闺中少妇对亡夫的回忆。开头两句,以冷色调勾勒出一幅凄迷的图景:在春天里,百花盛开,万物复苏之际,却正是人们扫墓祭奠的时候,因此,这年春天特别令人感到凄凉。接着,词人描绘了一幅闺中少妇思念亡夫的情景:她看到床上堆积着华丽的衣饰,想到丈夫生前曾爱恋着这些东西,而如今这一切都成了空置之物,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将那些东西一一拂去。然后,词人又通过描写自己的动作,写出了内心的伤感和寂寞:面对满床的华丽服饰,只有那残留的麝香和蔷薇花酿的酒,以及镜奁中的残膏腻,仿佛能听见丈夫往日的声音,感受到他的温存和关爱。这些都说明,词人已经深深地陷入了对亡夫的怀念之中。
过片后,词人笔锋一转,从室内写到室外,由实景转入虚景。这里所写的是清明时节,京城郊外的美丽景象。首先看到的是杏花开满枝头,炊烟袅袅升起,远处传来了车轮滚动的声音。这些景物既美好又富有生机,与闺中少妇的哀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后,词人又通过对少妇的观察,描绘了她所见的景色。她看到杏花盛开、炊烟缭绕、车轮滚动,心中不由得更加悲伤。同时,她也想起了去年春天与丈夫一起赏花、观炊烟、乘马车的情景。然而此刻,一切都已不再存在,只剩下眼前的美景让人黯然神伤。最后,词人又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心境:虽然眼前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想到自己如今仍然孤单一人,不禁更加难过。这里的“到而今”既指眼前的现实,更暗含了词人对亡夫的无限思念之情。
这首词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景色以及闺中少妇对亡夫的回忆,表达了词人的哀思和寂寞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描写,又有对过去的怀念;既有对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亡夫的追忆;既有对自己的处境的描写,又有对亡夫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