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阁调笙,高城吹角,奏出泬寥天气。念老子、平生逸兴,南楼堪醉。小堂前、寒咽凉蝉,御沟畔、香残荷芰。天霁。问西风摇落,有无桂子。
且喜清樽相对。试西洋宝镜,不遗纤细。兔可分毛,仿佛瑶宫阶砌。莫轻放、一堕西岩,又凝伫、隔年嘉会。无寐。任霓裳露冷,拼虚鸳被。
【赏析】
此词作于中秋夜。上片起句点题。“妆阁调笙”,写月明之夜,闺中人倚着妆台调弄筝笙,声声入耳;“高城吹角”,又写城楼上传来阵阵号角声,回荡在夜空之中,其声清厉、悠扬、悲壮。这两句是说:在这清秋佳节之夜,城中城外,处处都是一派肃杀气氛,只有天上的明月,才显得格外明朗和明亮。接着以“奏出泬寥天气”来渲染气氛。泬寥,指空阔无际。“泬寥天气”,既点出月色皎洁,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以下六句,描写中秋之夜的景色与感受。“念老子、平生逸兴,南楼堪醉。小堂前、寒咽凉蝉,御沟畔、香残荷芰。”这里化用李白《将进酒》诗意:“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作者自比为古人,说自己平生有超脱尘世的情怀,但如今却困守在这座高楼之上,不能像古人那样饮酒赋诗。他眼前所见,则是一座小堂前的凄厉寒蝉和御河之畔残败的荷花。“天霁。问西风摇落,有无桂子。”“天霁”,即天色放晴。“桂子”,即桂花,是秋季特有的植物。这里借指中秋时节,桂花飘香。作者在此处设问,表达了一种期待和惆怅之情。“且喜清樽相对。试西洋宝镜,不遗纤细。”这里的“清樽”指玉杯。“西洋宝镜”,指西洋玻璃酒杯或琉璃酒杯等。作者在此处设问,表现了他渴望能与知心朋友共享这美好的时刻,但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因身处逆境而产生的孤独和无奈。“兔可分毛,仿佛瑶宫阶砌。”这是对月亮的描绘。“兔”指月中的玉兔,相传月中有蟾蜍和玉兔相伴,而“兔可分毛”则是指月光皎洁如玉兔的毛发一般。“兔”在这里象征着作者心中的孤独和无助。“莫轻放、一堕西岩,又凝伫、隔年嘉会。”这是对自己命运的感叹。“莫轻放”,意为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一堕西岩”,指的是自己的命运如同被抛掷到西岩之上,无法再回头。“又凝伫、隔年嘉会。”这是对自己的期盼和祝愿。“又凝伫、隔年嘉会”,意味着希望自己能够再次相聚,共度美好时光。然而,这种期待只是一种幻想,因为现实总是让人感到失望和无奈。“无寐。任霓裳露冷,拼虚鸳被。”这是对自己失眠状态的描绘。“霓裳”指美丽的衣裳,这里代指美丽的夜晚;“虚鸳被”,意为空空荡荡的床上铺着被子。“拼”在这里表示勉强忍受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由于失眠,自己只能勉强忍受着冷清和孤独,等待着破晓时分的到来。全词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表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