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湓浦惜幽寻,重向宫亭望远岑。
云卧石门思北涧,花开莲社忆东林。
三人一笑谁宾主,五老千秋自古今。
惆怅吾衰劳梦想,几人游迹未销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几经湓浦惜幽寻,重向宫亭望远岑。
云卧石门思北涧,花开莲社忆东林。
三人一笑谁宾主,五老千秋自古今。
惆怅吾衰劳梦想,几人游迹未销沉。
《冬日渡彭蠡过庐山下》阅读心得
盛符升的《冬日渡彭蠡过庐山下》是一首充满古典韵味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独特感悟。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彭蠡湖上渡过冬天,顺流而下至庐山的经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中“天柱独晴依上界,冰轮乍满半秋期”这两句尤为引人注目。它描绘的是冬季里庐山独特的雪景和天空中的圆月,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感觉。这种景象与孟浩然的“闻说巴陵倚洞庭,君山如画见图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历史和人事的反思。“璧马年年事,河淮处处忧。”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衰、民生疾苦的担忧之情。这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感慨不谋而合,都显示了诗人深沉的社会责任感。
《冬日渡彭蠡过庐山下》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盛符升的艺术才华,更能从中汲取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思想的角度,这首诗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