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亘古仰功勋,残垒登临吊夕曛。
半壁已无南宋土,一墩犹说岳家军。
金焦对峙雄天障,江海平分靖寇氛。
回首南都遗恨在,森森古柏鄂王坟。
海陵四咏岳王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陵四咏》是清代诗人许传霈所创作的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卷,记录了作者在咸丰至光绪年间的经历和感慨。
许传霈作为一位不太擅长诗歌的文人,其诗作却能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南宋精忠精神的崇敬,也反映了他个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思考。《海陵四咏·其一·岳王墩》作为其中的一篇,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诗的第一句“精忠亘古仰功勋”,便揭示了岳王精神的核心——忠诚与勇猛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跨越时空,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奋斗的动力源泉。诗中的“残垒登临吊夕曛”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故土的怀念之情,同时“半壁已无南宋土”又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进一步分析,“一墩犹说岳家军”则将视角聚焦于岳王墩这一具体地点,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岳飞精神和民族英雄的象征。诗人站在这片土地上,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抗金卫国的英雄事迹和英勇气概,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诗中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力量,如“金焦对峙雄天障”、“江海平分靖寇氛”等句子,不仅描绘出了岳王墩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更体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感悟和政治立场。这些句子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政治意义,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历史、文化与政治价值的佳作。
《海陵四咏·其一·岳王墩》是许传霈以岳王墩为背景,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历史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民族英雄岳飞的崇高敬意。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