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母归家

布帆无恙挂天涯,未惯行程问日斜。
船上老人频指点,曹江西去阿侬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侍母归家》是清代诗人许传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许传霈,字子厚,晚号慵庵,清朝时期的诗人。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为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
  • 创作年代:该诗作完成于清朝咸丰癸丑年间至光绪辛巳年间(1863年—1877年),这期间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 作品收录:在这段创作生涯中,许传霈留下了大量的诗作,其中一部分被整理成书,名为《无可斋诗文集》。这些诗歌涵盖了他的生活、感悟以及对时代变迁的记录。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布帆无恙挂天涯,未惯行程问日斜。船上老人频指点,曹江西去阿侬家。
  • 翻译:船只上挂着完好无损的风帆,漂泊在无边的天际,对于不熟悉的旅途我常常询问斜阳;船上的老人频频给我指点,告诉我要去的目的地就在曹州西面。
  1. 诗歌解析
  • 意境描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营造一种游子的孤独与迷茫感。”布帆无恙挂天涯”描绘了一个远行者带着完整的船帆,却要面对未知旅程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长途跋涉的无奈和对未知的恐惧。
  • 情感流露:“未惯行程问日斜”反映了诗人初到异乡对当地环境的不适应,以及日落时分对家乡的思念。“船上老人频指点,曹江西去阿侬家”则展现了老人的智慧和经验,以及诗人对前往目的地的坚定决心。

《侍母归家》不仅是诗人许传霈对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其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与国家兴衰相交织的缩影。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激励人们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不忘初心,坚守信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