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口占

葵花迎后葵花送,两度葵花两度秋。
底是离怀无着处,迎葵不比送葵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平桥口占》是清代诗人许传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葵花的生命周期,通过“葵花迎后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愁和重逢的喜悦。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许传霈:清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影响。
  • 生平经历:许传霈生于清同治二年(癸亥年,公历1863年),卒于清光绪八年(辛卯年,公历1882年),享年仅三十九岁。他的一生虽短暂,但创作却颇为丰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1. 诗词原文
  • 诗句原文:葵花迎后葵花送,两度葵花两度秋。底是离怀无著处,迎葵不比送葵愁。
  • 诗意解析:此诗以葵花为喻,展现了生命的循环与离别的痛苦。”葵花迎后送”形象地描述了葵花一年一度开放、凋谢的过程;”两度葵花两度秋”则暗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岁月流转不息。最后两句”底是离怀无著处,迎葵不比送葵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离愁别绪的深刻感慨和无奈之情。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使用了“葵花”这一自然元素作为象征,通过描绘其生命周期的变化,传达了人世间的聚散悲欢。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深深的眷恋,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即将到来的别离的哀伤。
  • 语言简练:全诗简洁明快,用词考究,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平桥口占》作为清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不仅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影响了后世,也成为了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读者在欣赏的同时,更应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还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