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年前,老母到严濑。
此日重来游,随行皆儿辈。
儿长苕霅间,未审江流派。
自入富春江,风景先睹快。
昨宵息狂飙,吹雪如掌大。
倏忽遍山头,重重压篷背。
上天散飞琼,大河明玉带。
某水某山林,母为道梗概。
一角隐城楼,洼然处险隘。
想见当日情,长与冰霜耐。
欸乃舟橹遥,回首万山内。
惟有南北峰,高插云之外。
过严濑大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严濑大雪》是清代作家许传霈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富春江边,目睹了一场大雪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过严濑大雪》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个人经历紧密相连。
从诗歌本身来看,《过严濑大雪》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老母到严濑”暗示了母亲曾经到访这个地方,而“此日重来游”则表达了作者时隔多年再次回到这个地方的心情。通过对比“儿长苕霅间”和“未审江流派”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怀念以及对自身成长变化的感慨。
从诗歌的历史价值来看,《过严濑大雪》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也是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诗中提及的“某水某山林”可能指的是富春江边的某个具体地点,而“母为道梗概”则反映了作者对母亲命运的关切。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对于家乡、亲情以及个人成长的关注。
从诗歌的艺术特色来看,《过严濑大雪》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的比喻如“飞琼”和“明玉带”,形象地描绘了雪后的富春江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而宁静的世界。此外,诗歌的韵律和谐,节奏明快,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充分体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
《过严濑大雪》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眷恋,也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对于亲情、自然和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人对于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