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九日重游白云洞

南风吹麦秋,许我续前游。
珠溅泉犹滴,雷鸣瀑乍收。
残碑摩字画,奇石拾溪流。
最好新茶煮,炉烟沸一瓯。
未尽登临兴,松冈晚霭笼。
滩头高树绿,人背夕阳红。
花草行囊共,烟霞两袖充。
后来当预约,定不负诗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月九日重游白云洞》是清代诗人许传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进行分析:

  1. 作者简介
  • 许传霈,清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他的生平和作品都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1. 诗歌原文
    南风吹麦秋,许我续前游。
    珠溅泉犹滴,雷鸣瀑乍收。
    残碑摩字画,奇石拾溪流。
    最好新茶煮,炉烟沸一瓯。
    未尽登临兴,松冈晚霭笼。
    滩头高树绿,人背夕阳红。
    花草行囊共,烟霞两袖充。
    后来当预约,定不负诗筒。

  2. 诗歌内容分析

  • 描绘景色:诗歌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白云洞的自然美景,如“南风吹麦秋,许我续前游”表现了作者在秋季的游览心境。
  • 情感表达:诗人在游览过程中,不仅欣赏了大自然的美,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悦与满足。例如,“最好新茶煮,炉烟沸一瓯”展示了他对生活小确幸的享受。
  • 哲理思考: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承诺,“后来当预约”显示了他对下一次游览的憧憬。
  1. 艺术特色
  • 形式上:《四月九日重游白云洞》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这种形式在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意境上:诗中的意象生动,如“残碑摩字画,奇石拾溪流”,这些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景象。
  • 语言上: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如“南风吹麦秋,许我续前游”中的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1. 文化意义
  • 自然美的赞美:通过对白云洞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
  • 文人墨客的交流:诗中反映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诗歌来分享彼此的所见所感。
  • 生活哲学的体现: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观念也在诗中得到体现,如对生活的小确幸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四月九日重游白云洞》不仅是一首描述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诗歌中蕴含深厚文化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这首诗可以作为研究清代文学和自然美学的一个切入点,对于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