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洋法照象,诗以纪之

铸金象人物,后世易青丹。
丹青成容易,不若铸金难。
所以金能寿,画图偶尔传。
然犹有传者,良由致力全。
画家言画法,点睛越数年。
智竭神乃见,阿堵传笔先。
何来西域制,迩时成大观。
有水黝其色,瓶注秘不宣。
云是采仙药,合成费万钱。
天朗气亢爽,裙屐集喧阗。
红日当头朗,明镜睻目鲜。
彼镜摄此镜,容貌别嗤妍。
沃以涓滴水,气勿临风迁。
倏忽擘素纸,须眉呈宛然。
我来偶为此,形影化无端。
岂有精妙识,能达秋毫颠。
大都人工巧,不能夺上天。
吾闻药石性,不比金铁坚。
逾时性弛药,色亦化云烟。
嗟哉人寿世,百年空往还。
我象欲示后,何先我生湮。
难易分久暂,至理实无边。
海外多奇术,孰能逃圣言。
我相本非相,作此随俗缘。
家室识今吾,玩而老我焉。
若夫真面目,自来多不刊。
英姿来飒爽,瞻拜古衣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用西洋法照象,诗以纪之”这句话似乎是对一种创作方法的描述。在文学创作中,使用西洋(西方)的技法和观念来描绘或者模仿某种事物或景象,可以是一种创新的艺术手法。这种创作方式可能涉及到摄影、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通过这些媒介来捕捉和表现现实或理想中的图像。

“诗以纪之”表明了诗歌作为记录或传达这种艺术创作的工具。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歌往往不仅仅是抒情的产物,它们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观察和思考,有时甚至是对这些艺术作品本身的评论或反思。因此,当诗人采用西洋的技艺来创作时,他们可能会将这种技巧与诗歌相结合,创造出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有文学内涵的作品。

如果一个中国诗人尝试用西洋摄影技术来捕捉自然景观,他可能会创作出一系列以照片为基础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描述了景色的美,还可能探讨摄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如何影响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这样的作品结合了传统中国诗歌的抒情特色,与西洋的现代艺术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