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 · 对梅花作

梅。梅。
潇洒,芳菲。
玉为骨,冰为肌。
姑射清绝,寿阳娇奇。
花分南北艳,寒忍雪霜欺。
千树初传春信,一枝独占花魁。
谁识孤标能鉴水,除非白石更无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七令·对梅花作》是清代诗人许德蘋创作的一首词。该词描绘了梅花的潇洒、芳菲,以及其傲雪凌霜的特性,体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坚强品格。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许德蘋,字子开,号玉峰山人,清朝时期文人。他的诗作以清丽脱俗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其诗词作品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影响力。
  1. 原文内容
  • :梅花以其独特的姿态在寒风中傲然挺立,不与百花争艳,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它的花瓣洁白如玉,冰肌玉骨,恰似仙女下凡,给人以高洁、清新之感。在寒冬腊月,梅花依然能够盛开,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着生命的魅力,这正体现了梅花“寒梅傲雪”的精神品质。
  • :词中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梅花不仅在外貌上美丽动人,更在气质上显得高雅脱俗,正如古人所说:“孤标能鉴水,除非白石更无词。”这句话意指只有像白石一样纯净无暇的人才能理解和欣赏梅花的清雅之美。
  1. 作品赏析
  • 审美情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审美追求。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 象征意义:梅花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物,它还象征着坚韧不屈和高洁的品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象征意义被广泛运用于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创作背景
  • 许德蘋生活在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受到了前辈诗人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时代的精华。他的诗词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倾向和文化氛围,因此,他的作品中既有传统诗词的特点,也融入了个人的独特风格。

《一七令·对梅花作》是一首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词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还可以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高尚情操和丰富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