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
【注释】 帘:指屏风。 防客见、避花嫌:防止客人看到屏风上的字迹,又担心屏风上会落花。 湘簟:湘妃竹的席子,一种竹制凉席。 吴襜(chān):吴地的夏布,一种丝织品。 额飘风细细,钩映月纤纤:风轻轻摇曳窗帘,月光在钩上闪闪烁烁。 但有香时透奁(lián):只有香气时才会透过盒子散发出来。奁,盛物的盒子。 试问阴阴芳树底,后堂玉笛是谁拈(niān):试着问那幽静之处的芳树上,是谁吹起的玉笛。
《一七令 对梅花作》是清代诗人许德蘋创作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优雅和高洁,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美丽景象。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以及翻译,并附上相应的注释和赏析: 1. 潇洒:“潇洒”在这里形容梅花的风姿,不受尘世拘束,自由自在。 2. 芳菲:形容梅花散发出的芬芳,既清新又迷人。 3. 玉为骨,冰为肌:比喻梅花如同精雕细琢的玉石和纯净无瑕的冰块
注释: 秋。 秋天,秋季。 素节,朱楼。 秋天的节令,红色的楼阁。 云卷幔,月为钩。 云彩卷起帷幕,月亮如钩。 莲香未褪,桂影初修。 荷花的香气还未褪去,桂花的影子刚刚修长。 瓜果闺中巧,旌旗塞外愁。 闺房中的瓜果都很精巧,边疆上的旗帜都充满了忧愁。 燕燕飞飞欲去,鸿鸿字字将投。 燕子飞翔着要离去,大雁排成队伍将要降落。 且看稻花连绣陌,莫惊梧叶满金沟。 让我们看看那连成一线的稻田
注释: 1. 一七令:一种词牌名。舟中:泛指船上,即在船上读唐诗。阅唐:阅读、欣赏。纪事:记录事迹。 2. 王起:唐朝人,诗人。李绅:唐朝人,宰相。张籍:唐朝人,诗人。令孤楚:唐朝人,诗人。白乐天:唐朝人,诗人白居易。席:座位。各赋一字至七字诗:各自写了一个字到七个字的诗。以题为韵:按题目的韵来押韵。遂效其体为花风月雪四首:就模仿他们的风格,做了四首诗。宋人名:宋代的文人的名字。 3. 雪
解析与释义: 这首诗是《舟中阅唐诗纪事》中的一首诗,王起、李绅、张籍和令孤楚都在白乐天(白居易)的宴席上各赋一字至七字诗。这里的“宋人名”指的是四位作者的名字——王起、李绅、张籍和令孤楚。 诗句解释: 1. 月凝霜,冰洁玉乾坤,银为宫阙。 - “月凝”形容月亮在夜空中明亮而清晰。 - “霜凝”指夜晚的霜冻。 - “玉乾坤”意指宇宙如玉般纯净广阔。 - “银为宫阙”暗示着宫殿是用银制成的
【注释】 (1)王起:唐代诗人。李绅:唐代诗人。张籍:唐代诗人。令孤楚:唐代诗人。白乐天: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席:座,席位。“花风”句:即《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意境。 译文 舟行在长江之上,阅读唐诗纪事。王起李绅张籍令孤楚于白乐天席上各赋一个字至七字的诗句,以题韵作诗,遂效其体为花风月雪四首。宋人名 (2)风:指风物,景物。 (3)偃草:倒伏的草木。飘蓬:随风飘荡的蓬草
一七令 · 舟中阅唐诗纪事王起 李绅张籍令孤楚于白乐天席上各赋一字至七字诗以题为韵遂效其体为花风月雪四首宋人名 花。摛锦,铺霞。邀蝶队,聚蜂衙。珠璎姹女,宝髻宫娃。 注释:这里的“花”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而“摛锦”、“铺霞”则形容花朵绚丽多彩。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这首诗的描绘。 风前香掩冉,月底影交加。绿水名园几蔟,青楼大道千家。 注释:风吹过时
``` 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绮美,瑰奇 - 绮美:形容色彩鲜艳或文辞华丽。 - 瑰奇:奇特而珍贵,形容事物不同寻常。 2. 明月夜,落花时 - 明月夜:明亮的夜晚。 - 落花时:指花瓣飘落的季节,象征着春天的流逝或生命的短暂。 3.
帘。 傍槛,依檐。 防客见,避花嫌。 平铺湘簟,斜搭吴襜。 额飘风细细,钩映月纤纤。 更无人处垂地,但有香时透奁。 试问阴阴芳树底,后堂玉笛是谁拈
梅。梅。 潇洒,芳菲。 玉为骨,冰为肌。 姑射清绝,寿阳娇奇。 花分南北艳,寒忍雪霜欺。 千树初传春信,一枝独占花魁。 谁识孤标能鉴水,除非白石更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