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林致和

才人不偶亦寻常,况是诸难历备尝。
乌鸟私情依老父,杜鹃馀泪哭慈娘。
一钱不值登科记,数口交萦续命汤。
转语告君希自爱,江山终古属文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许南英的《寄怀林致和》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诗作。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诗人背景
  • 许南英,号蕴白、允白、窥园主人、留发头陀、龙马书生等,祖籍福建泉州,出生于台湾府城,是晚清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迁和社会动荡,但他始终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
  1. 诗歌原文
  • 原文:《寄怀林致和》才人不偶亦寻常,况是诸难历备尝。乌鸟私情依老父,杜鹃馀泪哭慈娘。一钱不值登科记,数口交萦续命汤。转语告君希自爱,江山终古属文章。
  • 译文:才华出众的人也会遇到种种不幸,更何况是历经了各种磨难。乌鸦对老鹰的依恋之情,就如同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杜鹃鸟在啼哭时,泪水洒落在慈母身上,表达了无尽的悲痛。即使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功名,如今也显得一文不值;而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却依然能够通过文字来延续生命。虽然世事无常,但我们依然应该珍视自己的生命和追求。
  1. 诗词鉴赏
  • 主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于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它描绘了才子遭遇的困境与挑战,同时也展现了普通人对于生活的执着与坚持。
  •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乌鸦对老鹰的依恋比作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将杜鹃鸟的啼哭声比作慈母的泪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

《寄怀林致和》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文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以及文学作品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