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江寒泊孝廉船,望断湘衡岳麓烟。
绝世美人多薄命,倚门慈母况高年!
掉头谢病孔巢父,瘦骨耽吟贾浪仙。
幸有知音钟子在,不妨流水再挥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芗江寒泊孝廉船,望断湘衡岳麓烟。
绝世美人多薄命,倚门慈母况高年!
掉头谢病孔巢父,瘦骨耽吟贾浪仙。
幸有知音钟子在,不妨流水再挥弦。
《和衡州沈琛笙寓漳客感原韵》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黄裳创作的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年)春,此时作者因被诬陷为谋反罪而被流放至吉州,寓居永新的漳县(今福建省大田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感慨与不平之情,以及对故国之思和家国之情的深切怀念。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
江上逢春雪未融,
漳南寓目一亭中。
何人能解愁千结?
只有青山与我同。
黄裳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江上逢春雪未融”描写了春天到来却未见融化的雪,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漳南寓目一亭中”则是说在漳南的一个小亭子里看到了春天的景象。这里的”漳南”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作者自指其居住地。”何人能解愁千结?只有青山与我同”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孤独和无助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和淡然的态度。他认为只有青山能理解他的忧愁,与他相伴。
《和衡州沈琛笙寓漳客感原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庭的忧思,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