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木棉庵

小朝廷,小于鼠,平章军国痴儿女!半闲堂,闲于僧,笙歌夜夜西湖灯。
满堂斗蟀秋风起,相公行乐醉未已!醉中不见强胡来,纵使胡来亦可喜。
胡来祗杀赵家儿,岂杀媚胡一荡子!金缯岁币民膏脂,临安王气危乎危。
咄尔何物贾秋壑,自坏北门之锁钥。正士朝端一旦空,权奸突过秦长脚。
伟哉上书太学生,纲常为重身为轻。「锄奸」一纸奸胆落,边荒万里循州行。
君之去路人归路,可怜狭路偏相遇。赠君一曲「行路难」,撤盖屏舆何处住?
木棉庵,漳城南,树独如此人何堪!郑虎臣,宋小吏,屠贼直如屠狗易!
报仇十载心,爱国两行泪!皮囊可惜入佛堂,遗臭至今尚圊厕。
我来庵畔吊斜阳,千古忠奸两渺茫!为问木棉花在否,残碑留得姓名香!
冬青已老六陵没,宋家无地葬奸骨。金笼玉枕安在哉,长卧草间听蟋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木棉庵》是清代诗人许南英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因为它的文学价值,更因为它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许南英的《过木棉庵》创作于清道光年间,当时中国正经历着内忧外患。诗中的“矫矫虎臣,为国除奸”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以及对奸臣误国的愤懑。
  2. 主要内容:诗中描绘了一位忠勇的将领,他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英勇奋斗,不畏艰难困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对朝廷内部的腐败现象的批判。
  3. 艺术特色: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壮与激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4. 社会影响: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民间传说和口头传统中也有广泛传播,成为了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
  5. 文化意义:通过《过木棉庵》,读者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心声,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许南英的《过木棉庵》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文化与历史,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前行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