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谒延平郡王词

赤手擎天,是明室,独钟闲气!想当日,横师海上,孤忠无二!誓死不从关外虏,故藩拥戴朱术桂。看金厦,两岛抗全师,伸敌忾!
亡国恨,遗臣泪。存国脉,回天意。剩庙宇空山,古梅憔悴。故国尚存禾黍感,荒祠不忘蘋蘩祭。听怒潮,呜咽草鸡亡,神鲸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谒延平郡王词》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许南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明朝末年的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命运深沉的思考。

许南英(1855~1917),字子蕴,号蕴白、允白,自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龙马书生、毗舍耶客、春江冷宦等。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多面的学者,涉足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他的诗作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时代感,尤其擅长运用古典诗词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思考。

《满江红·谒延平郡王词》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末民初的历史背景下,面对国家兴亡的重重危机,许多文人墨客纷纷以诗词形式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许南英作为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这首词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该词通过对“明室”和“孤忠无二”的描述,展现了一位忠诚的将领形象。其中“赤手擎天,是明室,独钟閒气!”一句揭示了将军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与勇气,表明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要坚持正义与信念。“想当日,横师海上,孤忠无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将军的忠诚不渝,其军事生涯中可能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与考验,始终如一地忠于国家。

从文学角度来看,许南英的《满江红·谒延平郡王词》在艺术表现上同样具有特色。词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英雄的赞美,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许南英对古典文化的深厚理解,也显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许南英的作品在当时的文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在光绪年间曾登进士第,并担任过官职。这一经历使他有机会深入了解国家的政治、社会现状,并将这些体会融入了他的文学作品中。因此,他的《满江红·谒延平郡王词》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诗歌,更是那个时代文人对国家命运的一种集体反思和表达。

《满江红·谒延平郡王词》不仅是许南英个人才华的集中体现,更是那个时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许南英的文学成就,也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思想动态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