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学使中丞法渊若

已教干莫息锋铦,辙遍江南众所瞻。
除却诗篇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
瘴烟蛮树甘棠在,绛帐春风画戟兼。
今日相逢共尊酒,形骸脱略两无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学使中丞法渊若》是清代诗人鄂尔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鄂尔泰(1677年—1745年),字毅庵,号玉池老人,满洲镶黄旗人,清朝政治家、诗人。鄂尔泰在乾隆初年曾担任军机大臣及三等伯,谥号文端,有《西林遗稿》留世。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热爱。

  2. 作品原文
    已教干莫息锋铦,辙遍江南众所瞻。
    除却诗篇何有癖,独于山水不能廉。
    瘴烟蛮树棠阴在,绛帐春风画戟兼。
    今日相逢共尊酒,形骸脱略两无嫌。

  3. 诗歌鉴赏

  • 首联解读:“已教干莫息锋铦,辙遍江南众所瞻。”这两句表明鄂尔泰的诗句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军事和政治的积极参与,还体现了他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地位。
  • 颔联赏析:“除却诗篇何有癖,独于山水不能廉。”此联展现了鄂尔泰作为文人的独特性格和偏好,他偏爱山水,不愿沉溺于世俗的嗜好之中。
  • 颈联描绘:“瘴烟蛮树棠阴在,绛帐春风画戟兼。”这句通过描写瘴烟中的蛮树和绛帐中的暖风春色,生动地刻画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
  • 尾联感慨:“今日相逢共尊酒,形骸脱略两无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聚时的心情,以及他们之间没有隔阂、可以畅谈的轻松氛围。

《赠学使中丞法渊若》不仅是鄂尔泰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其政治生涯和个人生活态度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鄂尔泰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