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绿摇天,春禽破暝烟。
吟成花绮思,梦对镜台圆。
钗背香犹腻,琴心远莫传。
浣衣愁粉脱,扫径惜红嫣。
小极不辞醉,幽居得自怜。
韶华终共保,纨扇忍秋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春水绿摇天,春禽破暝烟。
吟成花绮思,梦对镜台圆。
钗背香犹腻,琴心远莫传。
浣衣愁粉脱,扫径惜红嫣。
小极不辞醉,幽居得自怜。
韶华终共保,纨扇忍秋捐。
“效玉台体”指的是宋代诗人萧澥的作品之一,属于以南朝徐陵编选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为代表的一种诗风。《玉台新咏》选收艳歌,大多文词纤巧绮艳。后世称这种类型的诗为“玉台体” 。
“玉台体”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代表了南朝诗歌的一种风格,更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萧澥的《戏效玉台体》便是这一传统中的佳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前人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萧澥的《戏效玉台体》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古典诗词风格的深刻理解与运用。通过对原作的模仿,诗人不仅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也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氛围。例如,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语言使用技巧以及对历史背景的引用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
萧澥的这首诗还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尊重与革新。尽管是在模仿古代作品,但通过巧妙的创新和现代语境的应用,使得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将古典与现代融合的创作手法,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和灵感来源。
“效玉台体”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无论是作为对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还是作为文学创新的实践,其价值都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