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声渔笛斜阳里。离愁亦傍寒风起。烟树几人家。冬残犹放花。
昔时欢笑处。各自东西去。恰见断鸿飞。霜帆独棹归。
菩萨蛮 · 舟中感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舟中感旧》是清代女词人沈宛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介绍:沈宛,字素君,号湘兰主人,清代女诗人、词人,擅长诗词创作,尤以词为代表。她的作品风格独特,情感丰富,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和推崇。
作品原文:
忆昔少为同社侣,真惭老过他年。
欲知垂尽别,叶叶与离声。
自从狂病减年来,风前残照,雨里衰红。
我未能休,且住此芳菲。
天涯浪迹,终难寄迹,别来何事堪伤?主题内容:词的上片回忆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下片则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全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词人与自然、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感受。
艺术特色:《菩萨蛮·舟中感旧》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成功地传达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词中的意象丰富,如“垂尽别”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离别的痛苦;“离声”则反映了词人在分别后的心情。此外,词中的用字选韵考究,如“狂病减年来”中的“狂病”和“衰红”等词语,都体现了词人的文学素养和对语言的敏感把握。
赏析鉴赏:《菩萨蛮·舟中感旧》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作品,也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佳作。它不仅反映了词人个人的心境变化,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如人际关系的变化、人生的无常等。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社会的人文背景和文化氛围。
《菩萨蛮·舟中感旧》不仅作为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同样值得后人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