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导山庵壁

四月山中笋蕨肥,松寮白画雨霏霏。
浮生似记重来处,树老无枝僧挂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导山庵壁》是清代诗人许尚质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居住时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僧人生活的和谐共处。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许尚质(字又文、一字小讷),是清朝时期的文人,浙江山阴人。他少时就擅长诗歌,并因当地有沈酿川的酒而得名“又文”。由于当地的酿酒业发达,因此他自号为“酿酒川”,这反映了他的文学生涯与地方产业紧密相关。
  1. 创作背景
  • 《题导山庵壁》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诗人在隐居山林期间,可能经常在山中的庵壁上题诗作画,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1. 诗作解析
  • 诗的第一句“四月山中笋蕨肥”描绘了山中春笋繁盛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氛围。
  • “松寮白画雨霏霏”则形象地描述了雨中松林的景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浮生似记重来处,树老无枝僧挂衣”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生活的回顾以及对自然岁月变迁的感慨。

《题导山庵壁》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许尚质与自然对话的产物,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人的才情,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