䄻花避世认前身,谁谓寻芳是路人。
撩乱林亭门外骑,清寥池馆雨余春。
华年倏去琼箫恨,冷月空来宝镜尘。
独抱素琴宫漏歇,凄凉凤翮共龙唇。
壬子春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子春怨》是清代诗人章钰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风雨妒春”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无奈与哀愁。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 作品原文:《高阳台·风雨妒春,为花写怨,壬子春作》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句子:“露滴鸾衣窈窕身,香成终有返魂人。微蔫花色频看日,将尽钟声不贷春。”这些诗句描绘了一种既美丽又短暂的春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 作者简介:章钰(1794—1858),字式之,一字坚孟,号汝玉,别号蛰存、长孺、曙戒学人、晦翁、老式、北池逸老、蛰存斋、四当斋、霜根老人、全贫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不仅擅长诗词,还精通书画,并致力于古文创作,其作品深受后世推崇。
- 文学价值:章钰的《壬子春怨》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短暂、春华易逝的主题。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章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赏析解读:在欣赏这首词时,可以深入探讨其意境、修辞手法以及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例如,通过分析“露滴”这一意象,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命的脆弱;而“微蔫花色”则暗示了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悲哀。此外,词中多次使用“看”、“将尽”等动词,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有力。
《壬子春怨》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春天的词,它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尽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