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槐市斜街买花

帽影鞭丝人比玉,踏春同到郊园。与花相对试温存。不知何事,尽日两无言。
犹忆去年轻拗折,翠瓶轻供黄昏。素琴弹罢不开门。那堪重省,一处一销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槐市斜街买花》是清代诗人梁鼎芬所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梁鼎芬,字子羽,号梅庵,清代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首词作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
  2. 原文及翻译:帽影鞭丝人比玉,踏春同到郊园。与花相对试温存。不知何事,尽日两无言。犹忆去年轻拗折,翠瓶轻供黄昏。素琴弹罢不开门。那堪重省,一处一销魂。
  3. 赏析:这首词通过对春天郊游的描写,展现了一种闲适、优雅的生活态度。词中的“帽影”和“鞭丝”形象地描绘了出行时的装束,而“人比玉”则暗示了人物的高贵身份。通过与花的互动,词人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珍惜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最后,词人回忆起过去的经历,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消逝,这种怀旧之情也体现了词人的深沉情感。
  4. 艺术特色: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它在形式上采用了传统的词牌“临江仙”,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要求对仗工整、韵律协调。其次,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帽影鞭丝”象征着出行时的装束,而“与花相对试温存”则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此外,词中还巧妙地使用了虚与实的结合,使得整首词既有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有超脱现实的寄托。
  5. 历史与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临江仙·槐市斜街买花》创作于清代,那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因此受到了影响。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一次春游时所作,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感慨。
  • 文化意义: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素养,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传递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念。这种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研究这首词对于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临江仙·槐市斜街买花》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文思考,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对于热爱古典诗词的朋友来说,这首词不仅能够带来美的享受,还能够引发对于生命、时间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