酽淡春晴初酒里。不是无憀,那有埋忧地。无数笛声天外起。夕阳浅水成苍翠。
西北浮云终有意。似絮飞花,底甚干卿事。独倚阑干书卐字。庾郎漫赋枯桐死。
蝶恋花 · 同云阁至上海送寤舅北行云阁归江西余亦南下作此为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 · 同云阁至上海送寤舅北行云阁归江西余亦南下作此为别”是清代诗人梁鼎芬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梁鼎芬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的感慨与思考。下面对这首作品及其相关信息进行详细阐述:
作者介绍:梁鼎芬是清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涉及多个主题,包括山水田园、边塞征战、咏史怀古等,展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时代感。作为一位在清朝中期活跃的诗人,梁鼎芬的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反映社会现状和表达个人情感方面,他的文字常常能触动读者的心弦。
作品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发生在清末民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化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情厚意。诗中提到的“同云阁至上海”、“寤舅北行”以及“云阁归江西”,这些元素不仅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还反映了诗人对于家人和故乡的牵挂。
艺术特色:梁鼎芬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对偶等,使得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特别是“不是无憀,那有埋忧地”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也揭示了时代变迁下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沉重。
思想内容: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梁鼎芬不仅关注个人的遭遇和情感,还深刻思考了社会的大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的“西北浮云终有意”暗示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可能面临的局面持有担忧之情。
《蝶恋花 · 同云阁至上海送寤舅北行云阁归江西余亦南下作此为别》不仅是梁鼎芬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也是研究清代及晚清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