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十六夜

禅心错比沾泥絮。冶踪飘荡都无据。有主是杨花。随风便到家。
如何双泪落。掩袖惊秋薄。故意近前看。当头月又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 · 十六夜》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作品,属于词牌“菩萨蛮”,以五七言组成,共有四十四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他是晚唐和五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李商隐齐名,合称“温李”。他擅长写艳情诗,被誉为“花间派”鼻祖,他的词风格华丽,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温庭筠的词作以其绮丽柔婉、哀感顽艳著称,被后世传为佳话。
  1. 诗词原文与解析
  •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林的画面,通过对比山峦和小山的金辉来突出夜色的幽深。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反映了词人在夜晚孤独中的思绪。
  •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此词描述了一幅美人在水精帘后倚靠着珍珠般的枕头入睡的场景。这样的描写不仅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氛围,还体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细腻的感受和赞美。
  1. 作品特色
  • 华丽的语言:温庭筠的词风华美,善用色彩和动态的描述来渲染气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例如,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金辉的山峦和小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
  • 深情的表达:除了华丽的语言,温庭筠的词还深刻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如《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中,通过对美人入梦的场景描写,传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菩萨蛮 · 十六夜》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词,更是温庭筠才华横溢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鉴赏,不仅可以感受到温庭筠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