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云寺

石径斜开路几层,扶筇携屐共攀登。
花逢九日思兄弟,病阻文园念友朋。
南渡白云悲古寺,西风黄叶哭昭陵。
三年遥触伤心泪,欲讯沧洲愧未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淮云寺》是唐代诗人牟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牟融(753年—820年),字国辅,唐朝官员、文学家。牟融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对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积累。牟融的文学造诣在唐朝时期已经颇具盛名,尤其擅长五言律诗的创作,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
  1. 诗歌原文
    白云深锁沃州山,冠盖登临众仰攀。松径风清闻鹤唳,昙花香暝见僧还。玄机隐隐应难觉,尘事悠悠了不关。兴尽凡缘因未晚,裴回依旧到人间。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牟融通过描绘“白云深锁沃州山”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宁静的山林之中。
  • 生活哲理:诗中“玄机隐隐应难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其运行之道,难以完全明了,但仍需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 情感表达:诗中的“裴回依旧到人间”透露出诗人虽身处尘世却超然物外的境界,体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淡然处之。
  1. 创作背景:《游淮云寺》作为牟融众多作品中的一首,反映了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与思想情感。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人雅士多有游历山水之作,牟融的《游淮云寺》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

《游淮云寺》不仅作为牟融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篇章,也为人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唐代文化与审美风貌的窗口。通过对这首长篇诗歌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深入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从中体会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