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废园有感

落日苍茫满客心,无端兴废愧登临。
到公死后空存石,谢傅亡来久废琴。
一代词人归蔓草,百年名苑化祇林。
芙蓉金粟知何处,野水弥弥自古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废园有感》是清代诗人洪亮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废园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下面将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分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洪亮吉(1746-1809),字稚存,号北江,又号更生,晚年自号观化老人,江苏苏州人。他是清朝乾隆年间的重要学者和文学家,以诗文见长。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 诗歌原文
    十二窗棂敞绛纱,关心闲看后时花。残春寥落成秋梦,晓日荒黄似月华。忆旧已无机上锦,清游思泛斗间槎。横塘波影空如昔,噪尽官私两部蛙。

  2. 诗歌赏析

  • 情景交融:诗中的“十二窗棂敞绛纱”描绘了废园中建筑的古朴与雅致,而“关心闲看后时花”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
  • 意境深远:《过废园有感》不仅仅是对废园景象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历史的反思。诗中的“残春寥落成秋梦,晓日荒黄似月华”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转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的追忆。
  • 情感真挚:洪亮吉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共鸣。
  1. 创作背景
  • 洪亮吉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时代。然而,他也面临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冲击。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使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和个体感悟。
  1. 艺术特色
  • 《过废园有感》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性。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地配合着诗人的情感变化,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 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晓日比作荒黄的月华,将横塘波影比作过去的官私两部蛙等,这些巧妙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过废园有感》不仅是一首描写废园景色的诗,更是一部反映作者内心世界和时代变迁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也可以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