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汪湘卿

犹记临行曾语我,教将近况报君知。
药垆为伴还如昔,书卷相亲未觉迟。
已分微躯终似此,那堪病骨更难支。
深情独有闺房秀,驿使梅花屡寄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和汪湘卿》是清代诗人许月芝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许月芝,字玉清,善化人,江都王存继室。她以擅长诗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2. 诗作原文:犹记临行曾语我,教将近况报君知。 药垆为伴还如昔,书卷相亲未觉迟。 已分微躯终似此,那堪病骨更难支。 深情独有闺房秀,驿使梅花屡寄诗。
  3. 诗中意境:诗人通过“犹记临行曾语我”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友人离去时教诲的深切记忆。而“药垆为伴还如昔,书卷相亲未觉迟”则描绘了在朋友离开后,诗人依然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享受着与书籍相伴的乐趣。“已分微躯终似此,那堪病骨更难支”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4.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忧虑。诗人不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还通过与友人的交往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5. 文学价值:《寄和汪湘卿》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视为清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寄和汪湘卿》的解读,可以感受到许月芝作为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其与朋友间的情感纽带。这不仅仅是一篇关于友情的诗歌,也是一次对人生、命运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