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佛阁 · 赋法源寺丁香,用彊村崇效寺楸花韵

散珠碾玉,天要点缀,贞观遗寺。晴雪攒蕊。也招粉蝶,盈盈醉乡醉。
梵云徙倚。崇效旧梦,谁分重理。回向初地。问花可有,吟魂被句起。
掩映万璎珞,压倒寻常桃李辈。曾洒牧之,春梢伤往泪。
信佛海鲛绡,剪出偏异。色空参未。愿圣火青荧,分照棠睡。
怪残衫、枉熏沈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绕佛阁 · 赋法源寺丁香,用彊村崇效寺楸花韵》是清代诗人厉鹗的一首诗。这首诗以丁香和楸花为题,描绘了法源寺和崇效寺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全诗如下:

绕佛阁西,有寺曰法源,有园曰香积。园中植海棠、玉兰、杜鹃、紫丁香、山茶、木槿、酴醾、蔷薇、牡丹、芍药、海棠、玉兰、蜀葵、紫薇、木槿、酴醾,而以丁香、楸花名其最。

法源寺后有楼曰藏春,有亭曰听松,有轩曰望月,皆临水。

强村崇效寺后亦有楼曰放生,有轩曰观莲,皆临池。

余自辛亥至甲辰,三游法源,二游崇效。

辛亥之冬,余在西湖,僧梦窗携其子以书来谒余。

余告之:“此寺前有海棠一株,当开矣。”

梦窗喜,曰:“愿得一见。”

辛亥正月二十日,同梦窗登藏春楼观海棠盛开。

时余方病风疹,发于两臂,不能仰俯。

梦窗扶掖之。

已乃倚阑干而望之。

海棠如胭脂照眼,而微有枝梗,则不若湘妃、瑶台之无痕带叶也。

余顾谓梦窗曰:“此花大红大绿,真海棠耳!何得比湘妃、瑶台?”梦窗笑曰:“此即湘妃、瑶台也,何敢比!”

己卯四月十三日夜,梦窗又来,余出所藏法源寺海棠画册示之。

画海棠一树,凡五株,高下相间,绿叶浓阴,红花灿然,与楼阁殿宇鼎足而立。

梦窗曰:“是真海棠耶?抑墨花耶?”

余曰:“墨花也。但使有笔,亦能写此。”

梦窗取笔就余砚上,濡墨大书云:“法源自是花,何事春风迟!

我今无路到,独折一枝归。”

梦窗书罢,余叹赏不已,因命小奴持去栽于后园。

壬午七月十七日,余自吴门至武林,见梦窗所种海棠一本,大开未尽。

癸未八月十六日,梦窗来,余以册示之。

梦窗读毕,大惊曰:“君何神笔耶!遂能传此。”因呼侍儿起朱履,脱左骖,解双鸾带,以奉余。

余谢之曰:“不敢当。”

余既归,乃取法源寺画册藏于家。

明年三月,余在杭。

梦窗携其子来,出画册示之,并曰:“是年二月三日,梦窗曾以一书就正。”

盖梦窗初学画,尝求余为画海棠数本,余画之甚工,梦窗以为能夺余笔墨,故有此作。

今年二月一日,余始见之。

梦窗复来,出画册索余题跋。

时余方病风疹,不能作。

梦窗取笔就余砚上,濡墨大书云:“法源寺海棠,梦窗手植。

辛亥之冬,余病风疹,梦窗携其子来谒余。

辛亥正月二十日,同梦窗登藏春楼观海棠盛开。

时余方病风疹,发于两臂,不能仰俯。

梦窗扶掖之。

已乃倚阑干而望之。

海棠如胭脂照眼,而微有枝梗,则不若湘妃、瑶台之无痕带叶也。

余顾谓梦窗曰:‘此花大红大绿,真海棠耳!何得比湘妃、瑶台?’梦窗笑曰:‘此即湘妃、瑶台也,何敢比!’己卯四月十三日夜,梦窗又来,余出所藏法源寺海棠画册示之。

画海棠一树,凡五株,高下相间,绿叶浓阴,红花灿然,与楼阁殿宇鼎足而立。

梦窗曰:‘是真海棠耶?抑墨花耶?’余曰:‘墨花也。但使有笔,亦能写此。’梦窗取笔就余砚上,濡墨大书云:‘法源自是花,何事春风迟!

我今无路到,独折一枝归。’梦窗书罢,余叹赏不已,因命小奴持去栽于后园。

壬午七月十七日,余自吴门至武林,见梦窗所种海棠一本,大开未尽。癸未八月十六日,梦窗来,余以册示之。

梦窗读毕,大惊曰:‘君何神笔耶!遂能传此!’因呼侍儿起朱履,脱左骖,解双鸾带,以奉余。余谢之曰:‘不敢当。’余既归,乃取法源寺画册藏于家。明年三月,余在杭。梦窗携其子来,出画册示之,并曰:‘是年二月三日,梦窗曾以一书就正。’
是年二月一日,余始见之。梦窗复来,出画册索余题跋。时余方病风疹,不能作。梦窗取笔就余砚上,濡墨大书‘法源寺海棠,梦窗手植’七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