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养东风不染埃。国香刚傍谢阶开。那堪墨灶上寒苔。
料是伤龙同佑谪,翻从画蝶见縢才。灵根还茁旧南陔。
浣溪纱·题潘文恭孙祖桢兰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纱·题潘文恭孙祖桢兰卷》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首词以写兰为媒介,通过咏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潘祖桢才华及人品的高度赞赏和对其人格风范的钦佩之情。
词中开篇“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描绘了一幅春去夏来、万物复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意境。紧接着,“人在玉楼中”一句,则将主人公带入了一个高雅闲适的境界,既表现了其高洁的品格,又烘托出兰香四溢的幽静氛围。
“云想衣裳花想容”,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兰花比作穿着华丽衣裳的佳人,进一步赞美了兰花的美丽与高贵。同时,“疑是水仙风露浓”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兰花的香气比作水仙花的清香,让人联想到清新脱俗的气质。
“只愁舞蝶来时,乱依芳草。”这两句词句虽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一方面,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在这首作品中,“只愁舞蝶来时”一句尤其引人注目,它不仅是对蝴蝶的喜爱和赞美,更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斜阳冉冉春无极”一句,则通过对斜阳下春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限向往和期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美和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