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耘庐薛司马入觐

小阳春色赴神京,司马翩翩此壮行。
膏泽九年流海峤,颂声四起满江城。
北驰驿路七千里,西渡舟程十一更。
山水也知循吏好,风光到处管逢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耘庐薛司马入觐》是清代诗人章甫的作品,共两首诗,分别是其一和其二。这两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薛司马远行赴任的关切和期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意解析
  • 其一:“小阳春色赴神京,司马翩翩此壮行。”表达了春天的气息随着薛司马的启程而到达京城,同时用“司马翩翩”形容薛司马的风采。
  • 其二:“台南台北尽棠阴,爱树相思古亦今。”描绘了南台北地都沐浴在春日的树荫之下,表达了作者对薛司马的深切思念。
  • 其四:“千帐祖筵惟饯水,一肩宦橐只囊琴。”描述了薛司马赴任前,亲友们为他饯行的场面,以及他的行囊中只装着琴,反映了他对即将到来的新职务既充满期待又感到轻微的不安。
  1. 情感表达
  • 诗中的“山水也知循吏好,风光到处管逢迎”反映了自然环境对薛司马的美好评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薛司马的祝福和期待,认为他将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和欢迎。
  • “几番物色仁侯意,满幅诗章寒士心”则表现了作者对薛司马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他在新环境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境的关心和同情。
  • “海国他年迎竹马,重来记取旧讴吟”寄寓了作者对未来重逢时的期盼,希望薛司马能够成功完成使命,并且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来到故地,重温旧情,并吟唱那些关于故乡和往事的歌曲。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小阳春色”、“膏泽九年”、“山川”、“云日”,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比新旧环境、自然景观的变化,以及人物心情的转变,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变化无常,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韵律之美:章甫在创作过程中注重音韵的搭配和节奏的把握,使得诗的朗读更加悦耳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

《送耘庐薛司马入觐》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友人离任不舍之情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章甫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国家大义之中,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