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寻春踏雪时,暗香偏著冷香吹。
桥头恨看三冬晚,岭上输开十月迟。
疏影微酣高士梦,新妆半醉美人姿。
这间生意何先茁,试问姮娥可得知。
次韵中秋郡署红梅早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中秋郡署红梅早开》是清代诗人章甫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红梅在中秋时分早早开放的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艺术表达。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一抹胭脂作意开,认桃辨杏任疑猜。
漫随竹外斜枝未,肯似林中半树才。
索笑有情应赠句,怜香无语且倾杯。
平分秋色官梅早,特为调羹鼎鼐来。
首联“一抹胭脂作意开,认桃辨杏任疑猜”,通过比喻手法,将红梅比作涂抹胭脂的女子,既生动又形象地表达了红梅的艳丽与娇媚。颔联“漫随竹外斜枝未,肯似林中半树才”,进一步描绘了红梅的姿态,既有随意生长的闲适,又有独立不群的坚毅。颈联“索笑有情应赠句,怜香无语且倾杯”则是从情感角度出发,赞美红梅无需言语即可传达的情感之美。尾联“平分秋色官梅早,特为调羹鼎鼐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类的行为特征,即为了调和秋日的色彩而早早开放,这既是对红梅不畏寒冷、勇于迎接秋风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己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精神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红梅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洁的情操。诗中的红梅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它们在寒风中绽放,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美丽和坚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让人深思。
《次韵中秋郡署红梅早开》不仅因其优美的词藻和深邃的内涵而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更因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而被后世传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