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母许孺人寿歌

钟山何奏歌,降下西王母。圭海何泛舟,载来介寿酒。
酒果献奇珍,金桃盘上有。酒后报加餐,饭熟胡麻久。
游行健在身,看花开笑口。上寿子若孙,佩瑶又佩玖。
锦帨最高悬,无能出其右。朱履醉三千,绅士半亲友。
今朝好帨辰,阳月岁一丑。月将十分圆,何止光八九。
君须记,葭月前,菊月后,歌以诗,侑以斗。此日共称觞,频年齐拜手。
添进廿五筹,便届百龄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蔡母许孺人寿歌》是清代章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典雅的笔触描绘了寿宴上的盛况,以及人们对长寿与健康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及其翻译
  • 原文节选:钟山何奏歌,降下西王母。圭海何泛舟,载来介寿酒。酒果献奇珍,金桃盘上有。酒后报加餐,饭熟胡麻久。游行健在身,看花开笑口。上寿子若孙,佩瑶又佩玖。锦帨最高悬,无能出其右。朱履醉三千,绅士半亲友。
  • 翻译:诗中描述了钟山之上响起悠扬的歌声,西王母降临人间,带来珍贵的寿酒。宴会上陈列着各种珍奇的佳肴,其中有金桃盘上摆放的美食。在享用完丰盛的晚餐后,人们纷纷举杯畅饮,欢声笑语不断。宴会结束时,宾客们互相赠送象征长寿与吉祥的物品如佩瑶、佩玖,而锦帨则被悬挂在最高的墙上。整个场景洋溢着浓厚的喜庆氛围。
  1. 作品的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此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相结合,通过“钟山”、“西王母”等神话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氛。
  • 语言华美:全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用词考究,句式工整,读来朗朗上口。
  • 主题鲜明: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对寿宴盛况的描绘,表达了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寓意深远:通过宴会上的祝福和礼物交换,诗人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乐观生活。
  1. 作品的文化背景
  • 历史时期:此诗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变革与发展,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
  • 社会价值: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就,也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观。《蔡母许孺人寿歌》通过描述寿宴上的繁华场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健康、长寿的重视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深情厚意。

《蔡母许孺人寿歌》不仅是一首描写寿宴盛况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习俗和人生哲学,以及这些传统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