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吟送鸿卿归清溪

杜鹃啼破绿杨烟,别苦不教柳色妍。
同是萱零苫块者,江亭挥手倍凄然。
追思异地萍踪合,清溪瀛水两相连。
臭味投兮肝胆照,荆州识在廿年前。
风雨无间清课事,敲棋煮酒又茶煎。
父事降为兄事列,从来好友本忘年。
鹿岛波平春水绿,故人西望买归船。
万里晴航送君去,清风明月惹情牵。
天涯此后谁知已,殊嗜酸咸且自怜。
珍重窗西时剪烛,心交记取海云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江吟送鸿卿归清溪》是清代章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韵味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从诗歌内容上来看,《春江吟送鸿卿归清溪》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种种情感。诗中“杜鹃啼破绿杨烟,别苦不教柳色妍”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杜鹃鸟在春天鸣叫,而别离之苦却使得原本美好的柳树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离别的凄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来看,章甫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技巧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追思异地萍踪合,清溪瀛水两相连”这两句,通过对“清溪”与“瀛水”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此外,“父事降为兄事列,从来好友本忘年”,则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平等的关系。

从诗歌的文化背景来看,章甫作为一位生活在清代的学者,其创作必然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观念的影响。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传统美德的坚守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例如,“味投兮肝胆照,荆州识在廿年前”,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更体现了他对于友情的珍重和对于过去的怀念。

《春江吟送鸿卿归清溪》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交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