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淮阴感旧

荒城木落雁声迟,傍水人家短竹篱。
渡古尚余垂钓客,时平无复佩刀儿。
长堤晓露新栽柳,野店斜阳旧酒旗。
回首故交凋谢尽,一声横笛使人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次淮阴感旧》是清代诗人乔大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文学价值:

  1. 作者简介
  • 乔大鸿,字仪上,号容浦,宝应人。他是清代贡生,有《槐阴楼集》等作品。
  1. 诗歌原文
    荒城木落雁声迟,傍水人家短竹篱。
    渡古尚余垂钓客,时平无复佩刀儿。
    长堤晓露新栽柳,野店斜阳旧酒旗。
    回首故交凋谢尽,一声横笛使人悲。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的“荒城”、“木落”和“雁声迟”,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静谧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 情感流露:诗中通过描述“渡古尚余垂钓客”和“时平无复佩刀儿”,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变迁中人物命运的关注。
  • 自然景观:如“长堤晓露新栽柳”和“野店斜阳旧酒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深度,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的情感与景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淮阴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舟次淮阴感旧》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与怀旧之情的诗歌,更是清代文人对历史变迁、社会风貌的一种记录和反思。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