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一纸。道移住留溪,遣怀赋此。秋雨潇潇,秋风淅淅,拚把愁肠惊喜。又作稚川移宅,漫说晏婴近市。心空净,境清闲,不怕阿侬羡死。
否否,任凭他、抱膝高吟,未必安便耳。红豆抛残,青山买得,翻怨今非昨是。肯使弯强压骏,付与黄冠草履。都休了,待归来,且自饮醇拥美。
喜迁莺 · 和钝剑移居留溪
介绍
《喜迁莺·和钝剑移居留溪》是诗人傅熊湘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新居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环境变化的感慨。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傅熊湘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变迁和文化风貌。
《喜迁莺·和钝剑移居留溪》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中的“飞来一纸”,意味着一种突然而意外的消息或决定,这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生的转折,如仕途的升迁或命运的突变。傅熊湘选择以“道移住留溪”作为开篇,既揭示了自己生活的改变,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居住地点的选择上,也象征着人生态度的转变,从束缚到自由,从忧虑到豁达。
词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雨潇潇”与“秋风淅淅”,这些自然元素不仅是季节更替的标志,也是诗人情感变化的背景。秋天的雨与风常被用来象征愁绪与哀愁,正如诗中所表现的那样,“拚把愁肠惊喜”。这种对比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戏剧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的“又作稚川移宅”,以及“漫说晏婴近市”,都暗示了作者对自己新居环境的期望和想象。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新生活的态度和期望。同时,诗中的“心空净,境清閒”、“红豆抛残,青山买得”,则通过对比旧居与新居的环境变化,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生活哲学。这里的“青松翠竹”、“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诗的结尾部分,“肯使弯强压骏,付与黄冠草履”和“待归来,且自饮醇拥美”,透露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回归自然的渴望。这种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和谐的传统观念。
《喜迁莺·和钝剑移居留溪》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文化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傅熊湘的生活态度和文化价值观,以及他如何通过文学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