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唐昌作柳絮吟呈越中老母

君不见,灞桥之上杨柳枝,荡摇飞絮含丰姿。可怜三月化萍梗,正是垂杨头白时。
临流相送悄无语,忍使萍花自飞舞。白门倚望空惘然,泪洒千丝万丝雨。
此花本是杨枝生,高飞低舞何轻盈。夕阳芳树东流水,无奈春风欲送行。
青眼依依识行路,犹逐西风向东顾。天生弱质有所归,未许本根久依附。
只宜归处便为家,徒羡园中千树花。花落犹在花开处,飞絮茫茫天一涯。
看他漂泊今何在,近是比邻远绝塞。回思去国梦魂中,相思未了三生债。
但得杨枝老未衰,春风安稳护楼台。明年海燕双飞日,衔取萍花枝上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至唐昌作柳絮吟呈越中老母”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它出自《野望》一诗。这首诗是王绩在唐高宗时期隐居的乡村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晚树无人息。
山光接楚江。

王绩(589年—644年),字无功,号东皋子、有异才子,唐朝初期大臣、学者,曹州象门人。他的诗歌多写隐逸之思和田园风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首《野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此外,王绩还有一部著名的作品集《王无功集》,收录了他的一些诗词和文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