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吹和烟细不闻。红蕤梦冷浸香云。大垂手处千金意,小比肩时两玉人。
珠有晕,璧无痕。怎生消得许多春。愿将巫女峰头水,形影团来并一身。
鹧鸪天 · ·戏题闺人团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戏题闺人团扇》是清朝诗人彭孙遹创作的一首词。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位女子在秋风中独自持扇的场景,借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都颇为丰富。彭孙遹(1637-1709),字骏声,号玉城山人,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多有涉猎,尤以山水、田园题材为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鹧鸪天·戏题闺人团扇》便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之一,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觉。
该词的内容与主题主要涉及“戏题闺人团扇”这一主题,具体如下:
诗意描绘:词中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和对远在他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如“兰吹和烟细不闻”,描绘了秋日里兰花随风轻轻摇曳,烟雾缭绕的景象。同时,“红蕤梦冷浸香云”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梦中的情愫,以及她手中团扇所带来的温暖与慰藉。
情感表达:诗中的“大垂手处千金意,小比肩时两玉人”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方式,展现了女子手中的团扇不仅是一件物品,更是她情感的象征,代表着她的温柔和坚韧。
艺术特色:彭孙遹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珠有晕,璧无痕”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古典美和文化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彭孙遹的《鹧鸪天·戏题闺人团扇》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文化的传承。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韵味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