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凌波,些些眉妩。玉莲花下私行去。花光脸色不分明,红酥欲凝娇无语。
醉玉如烟,汗妆如雨。风流体态还如许。罗衣恰好半身长,依稀已到销魂处。
踏莎行 · ·题美人画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莎行 · ·题美人画扇》是清朝彭孙遹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作品原文:
点点凌波,些些眉妩。玉莲花下私行去。
花光脸色不分明,红酥欲凝娇无语。醉玉如烟,汗妆如雨。风流体态还如许。罗衣恰好半身长,依稀已到销魂处。作品译文:
在轻轻的波浪中行走,眉间带着几分妩媚。在玉莲之下悄悄离去。花光映照下脸色显得有些模糊,仿佛红润的肌肤正要凝固而无法言语。她的容貌如同醉酒般美丽,妆容如同烟雾般飘渺。风姿绰约,体态依旧美好动人。衣裳刚好遮住了大半身体,依稀之间已经到达令人销魂的境地。作品赏析:《踏莎行 · ·题美人画扇》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一个美人的优雅与美丽。诗中的“点点凌波”形象地描绘了她轻盈的步伐,“些些眉妩”则捕捉了她温柔的眼神,整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朦胧的美,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感受到那种无法言喻的美好。
《踏莎行 · ·题美人画扇》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赞美,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美、人文美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美女的词,更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和哲理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学才华,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美的灵感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