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漏频催冬夜永,寒月窥人,人在清虚境。十二屏山湘水净。香蕤枕畔红冰凝。
𦋏𦌉紫茸风约定。半晌无声,似睡依然醒。壁上馀灯金烬冷。帐纹细袅沉烟影。
蝶恋花 · ·寒夜闺情
介绍
《蝶恋花·寒夜闺情》是清朝诗人彭孙遹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蝶恋花·寒夜闺情》的作者是彭孙遹,字骏孙,号羡门、金粟山人。他生于浙江海盐,祖籍浙江绍兴。作为一名进士出身的诗人,他在顺治和康熙年间都曾任职朝廷,并担任过多个要职。他的诗歌作品以工整和谐著称,尤其擅长五七言律诗,而词作则多香艳之作,被誉为“吹气如兰彭十郎”。
词的原文:《蝶恋花·寒夜闺情》全文如下:
珠漏频催冬夜永,寒月窥人,人在清虚境。 十二屏山湘水净。 香蕤枕畔红冰凝。𦌉紫茸风约定,半晌无声,似睡依然醒。壁上馀灯金烬冷。帐纹细袅沉烟影。艺术特色:《蝶恋花·寒夜闺情》的艺术表现手法十分独特。词中运用了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传达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例如,“寒月窥人”和“人在清虚境”两句,巧妙地将寒冷的月光与主人公内心的孤寂相联系,展现了一种清冷而又寂寞的氛围。此外,词中的“香蕤枕畔红冰凝”以及“𦌉紫茸风约定”,都是通过具体物象来隐喻人物的情感状态,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情感表达:《蝶恋花·寒夜闺情》所表达的是主人公在寒冷的冬夜之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通过对寒月、清虚境的描绘以及对枕头旁红冰的描述,诗人传递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个人孤独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社会背景下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困境。
历史影响:《蝶恋花·寒夜闺情》不仅在文学作品上有着重要地位,它的艺术成就也受到了后世的认可。作为彭孙遹众多作品中的杰出代表,它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由于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它也被后人多次引用和研究,成为研究清代文学和女性题材诗词的重要资料。
《蝶恋花·寒夜闺情》是彭孙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通过对该词的介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