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五日竞渡

且往观乎,阊门外、今朝水戏。见两两、灵丝艾虎,钗头纷缀。旧俗吴中犹未改,习流人斗鱼龙技。看彩云、一派锁清濠,波如沸。
流览罢,心犹悸。凭吊处,情难已。向风前酾酒,何妨沉醉。千古三闾同一哭,江潭不少人憔悴。待为书、重续贾长沙,投湘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五日竞渡》是一首清代诗人彭孙遹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描述了阊门外水戏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斗鱼龙技的盛况和人们的喜悦心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彭孙遹(1637年—1700年),字骏孙,号羡门,江南华亭(今上海市)人。他是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和诗人,尤其擅长写词,其诗词创作风格独特,富有文学价值。他的生平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并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且往观乎,阊门外、今朝水戏。见两两、灵丝艾虎,钗头纷缀。旧俗吴中犹未改,习流人斗鱼龙技。看綵云、一纷锁清濠,波如沸。流览罢,心犹悸。凭吊处,情难已。向风前酾酒,何妨沉醉。千古三闾同一哭,江潭不少人憔悴。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示了当时水上竞渡的盛况和参与者们的情感状态。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灵丝艾虎”,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水戏的具体场景,也隐含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同时,诗人通过对水戏结束后情绪的表达,展示了人们对这一传统活动的深厚情感以及历史记忆的传承。

《满江红·五日竞渡》不仅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作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弘扬。通过这首作品,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古代水戏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