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旅梦》是清朝诗人彭孙遹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彭孙遹(1636年—1706年),字骏公,号寄庵,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诗人、戏曲理论家和词人。他不仅是一位多产的诗人,还涉猎广泛的艺术领域,包括书法、篆刻和戏曲创作,其作品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彭孙遹的生平经历了清朝初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体验,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历史面貌。
- 诗歌原文:《三姝媚·旅梦》全文如下:花宫清磬杳。听城头一派,角声悲绕。晚来清味,只秋窗无火,暗萤相照。解带将眠,刚月色、瞳眬来到。千里江关,十年心事,相思多少。恍在旧家庭馆,见朱幌微垂,绿窗初晓。惊伊消瘦,把别时踪迹,向侬都告。
-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主人公在异乡的孤独与思恋,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万里江山,十年心事,相思多少”一句,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 艺术手法:彭孙遹在《三姝媚·旅梦》中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如对比、排比等,使得整首诗歌情感丰富,层次分明。特别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使诗歌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对于喜欢古代文学作品的人而言,了解和欣赏《三姝媚·旅梦》不仅能帮助理解彭孙遹的文学成就,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远影响。
《三姝媚·旅梦》作为彭孙遹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仅是一首诗歌那么简单。它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