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孝寺新建虞仲翔祠为曾宾谷方伯赋

菩提身高烟雨碧,诃子林空访遗宅。
说偈犹传五叶禅,谈经谁梦三爻易。
文章方伯曾南城,祠堂肇祀虞先生。
海外韩苏能爱士,眼前屈贾有深情。
天发神谶碑久倾,千五百载新宫铭。
于禁昔归虚座设,孔融未死瘴乡行。
盗蹠余财岂足道,可惜吴侬厌家宝。
辽海空思周舍言,会稽不许萧何老。
呜呼论世足感慨,噂沓同时几倾倒。
吊客从今祠下多,心交自古生前少。
古今何代无贤才,南州桂树初谁栽。
凭将荐荔传芭意,一洗江鱼野鹏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氏祠堂记》是清代文学家袁枚为光孝寺新建的虞仲翔祠所写的一篇碑文。虞仲翔,即虞集,元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文章开头,袁枚描述了虞仲翔生前的事迹和在元朝的影响:虞仲翔,字伯生,元末明初人,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以诗名天下,其诗清新婉约,富有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诗歌却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袁枚介绍了光孝寺及其历史背景:光孝寺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历代均有修缮,是南宋时期重要的佛学研究基地。光孝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文章中,袁枚详细描述了虞仲翔祠的建筑特点:祠堂采用古典建筑风格,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祠堂内部供奉着虞仲翔的塑像,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他的声音。祠堂周围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环境幽静宜人。

袁枚表达了自己对虞仲翔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光孝寺的赞美之情:在这样一个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能够感受到虞仲翔的伟大精神,真是人生一大幸事。而光孝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袁枚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通过对虞仲翔祠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