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琴兴

杜鹃声里一镫昏,感旧思乡不可论。
独取焦桐横膝上,夜寒弹月下花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夜琴兴》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作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诗人在空林中独自弹琴的情景,体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下面将详细介绍作品的内容、背景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魔”和“诗王”。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他的代表作品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 诗歌原文及翻译:

  •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月光下鸟儿已归巢,诗人独自坐在空旷的林中。
  •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描述了音乐与木材的性质相结合,心灵随着音乐的平静。
  •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强调了音乐与内心和平的共鸣。
  • “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描述了音乐余韵使得周围的动静都随之平息,夜晚因此而更加深沉。
  •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意味着音乐的力量可以感动宇宙万物,使天地间显得更加清澈和宁静。
  1. 作品的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对秋夜和音乐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宁静。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沉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 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诗中的“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不仅表达了音乐的美,还强调了音乐与自然元素的和谐共生。

《春夜琴兴》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音乐和谐交融的佳作。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