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惠山泉上悼怀顾泾阳先生

阡陌桃源似后身,误将花片示秦人。
情招好树枝空引,心恻寒泉汲太频。
歌舞旧堂留燕子,溪山老眼送遗民。
行行《麦秀》空流涕,一个云亡国竟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惠山泉上悼怀顾泾阳先生》是明代诗人彭士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历史人物顾泾阳紧密相关,顾泾阳在明朝末年因政治变故被牵连入狱,彭士望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诗歌全文如下:阡陌桃源似后身,误将花片示秦人。情招好树枝空引,心恻寒泉汲太频。歌舞旧堂留燕子,溪山老眼送遗民。行行《麦秀》空流涕,一个云亡国竟贫。

诗歌开篇“阡陌桃源似后身,误将花片示秦人”描绘了一幅桃花源般的美丽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宁静而神秘的桃源之中,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紧接着,“情招好树枝空引,心恻寒泉汲太频”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纠结,他试图通过与友人的美好回忆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却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心酸与哀愁。这种情感的交织构成了诗歌的核心主题。

诗歌中还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歌舞旧堂留燕子,溪山老眼送遗民”中的“燕子”象征着过往的时光和逝去的亲人,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行行《麦秀》空流涕”一句中,“《麦秀》”可能指的是《麦秀歌》,这也是一种古代诗歌形式,用以表达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同情与哀悼。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游惠山泉上悼怀顾泾阳先生》不仅体现了彭士望卓越的诗歌创作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该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精湛的艺术手法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游惠山泉上悼怀顾泾阳先生》不仅是彭士望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明末清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其艺术魅力,更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与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