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松行

环秀山前环秀寺,碧瓦连云树凝翠。中有苍松百十株,栽从前代经千载。
郁葱灵气鬼神扶,来往行人风雨避。俄传州守符牒来,役使梓匠凌崔嵬。
长绳倒曳斤斧斫,势震岩谷声轰雷。一朝山容顿憔悴,各材劫尽空徘徊。
老僧感事悲且怒,欲叩天阊无路诉。吟成七字辇下传,太息山门景非故。
老鹤归来失旧巢,苍龙化去迷烟雾。大吏闻之愕且嘻,霜威凛凛白简驰。
畀兹三尺无佚罚,昭灼天道谁能欺。由来仁民兼爱物,所赖彰瘅公无私。
迩来吏道日益靡,剥民脂膏类如此。松遭剪伐不自言,民苦呻吟孰为理。
茁葭应为咏周诗,束湿宁当追《汉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伐松行》是宋代诗人卫宗武所作诗词之一,出自《作品》。该诗以环秀山前环秀寺的苍松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伐松行》:环秀山前环秀寺,碧瓦连云树凝翠。中有苍松百十株,栽从前代经千载。郁葱灵气鬼神扶,来往行人风株避。
  • 卫宗武: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
  • 诗中描述:环秀山前环秀寺,碧瓦连云树凝翠。中有苍松百十株,栽从前代经千载。郁葱灵气鬼神扶,来往行人风株避。
  1. 诗歌鉴赏
  • 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中的环秀山和寺庙被描绘得如诗如画,碧瓦、连云、树凝翠等词语,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
  • 对自然与历史的反思:诗中提到“苍松百十株,栽从前代经千载”,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通过对古松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考。
  • 社会关怀的主题:诗中还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如“茁葭应为咏周诗,束湿宁当追《汉史》”,暗示了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评与担忧。
  1. 诗歌影响
  • 文学地位:作为卫宗武的代表作之一,《伐松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后世影响:卫宗武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其作品也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伐松行》作为一首蕴含丰富情感与哲思的宋代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能够更好地领略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艺术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