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潇潇风雨。春在儿家庭户。懒去理瑶琴,闲倚雕栏无语。
愁绪。愁绪。又听数声杜宇。
如梦令 · 风雨遣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如梦令 · 风雨遣怀》是清代诗人恽珠的作品,全诗如下:窗外潇潇风雨。春在儿家庭户。懒去理瑶琴,闲倚雕栏无语。愁绪。愁绪。又听数声杜宇。
《如梦令 · 风雨遣怀》通过描绘一幅风雨中的家庭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愁绪与无奈。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室内外的风雨交加,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中的心境。首句“窗外潇潇风雨”便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使人感到季节已入深秋,而诗人的心情却如同这不断吹打窗户的风雨一般,无法安定。次句“春在儿家庭户”则透露出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尽管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风雨,但家中依然有春天的温暖。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欣慰,反而因不能欣赏这美好的春光,“懒去理瑶琴”,即懒得弹奏那把美丽的瑶琴以抒发心中的愁绪。最后一句“闲倚雕栏无语”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沉默与无助,他默默地坐在雕花栏杆旁,任由风吹雨打,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愁绪和无奈。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比室外的风雨与室内的美好春光,诗人展示了其内心由外到内的冲突。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对“愁绪”二字的反复强调,诗人不仅表现了其对当前环境的感受,也暗示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思。
《如梦令 · 风雨遣怀》作为一首典型的古典诗歌,其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组合,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梦令 · 风雨遣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从文学鉴赏、历史研究还是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