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营字韵寄盛子履

莫叹儒冠误半生,名场屈指几人成。
耽诗未必非清福,嗜酒何尝减至情。
姓氏千秋原有命,穷通一笑自无营。
怜君近有羁愁句,故和新篇作越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叠营字韵寄盛子履》是清代诗人富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得失、清福与至情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富斌,字筠圃,满洲旗人,曾任陕西陕安道。他的生平经历丰富,曾历任多个官职,并有著作传世。《九日四日坐雨》、《与惠夫若拙小酌郡斋再用联字韵并寄子绍》等作品反映了其多才多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诗歌原文
    莫叹儒冠误半生,名场屈指几人成。
    耽诗未必非清福,嗜酒何尝减至情。
    姓氏千秋原有命,穷通一笑自无营。
    怜君近有羁愁句,故和新篇作越声。

  2. 诗歌解析

  • 主题思想:《叠营字韵寄盛子履》主要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诗人通过自己的感悟,表达了对于儒士生涯是否值得的反思,以及对诗歌和饮酒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倡导一种不以名利为重的生活态度,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理解。
  • 艺术特色:此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格式,押庚韵,体现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在语言上,富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耽诗未必非清福”中的“清福”,以及“穷通一笑自无营”中的“一笑”和“无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同时,富斌还善于运用典故和历史人物来增强诗歌的内涵,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叠营字韵寄盛子履》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清代诗人创作风格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