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叹儒冠误半生,名场屈指几人成。
耽诗未必非清福,嗜酒何尝减至情。
姓氏千秋原有命,穷通一笑自无营。
怜君近有羁愁句,故和新篇作越声。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辞官后,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对清福的喜爱。首联“莫叹儒冠误半生,名场屈指几人成”,诗人以自己为例,告诫世人不要因迷恋功名而耽误了人生的美好时光。颔联“耽诗未必非清福,嗜酒何尝减至情”,诗人以自己为例,认为痴迷诗书、饮酒作乐都是人生的幸福。颈联“姓氏千秋原有命,穷通一笑自无营”,诗人用典来说明自己的境遇,即使穷困潦倒,也能泰然处之,不怨天尤人。尾联“怜君近有羁愁句,故和新篇作越声”,诗人在安慰友人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情感真挚自然。

“叠”是叠加的意思。“叠字韵”就是押同韵的词句,也就是诗歌中的韵脚或韵音。这里指这首诗采用了叠韵的方法。“盛子履”是作者的朋友,字子履。“盛子履”是唐代的文人,与杜甫交好,两人曾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后来因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永州司马。所以杜甫称盛子履为“君”。

【答案】



莫叹

儒冠误半生,

名场屈指几人成。

耽诗未必非清福,

嗜酒何尝减至情。

姓氏

千秋原有命,

穷通一笑自无营。

怜君

近有羁愁句,

故和新篇作越声。

赏析:

这是一首劝慰朋友的七律。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情感真挚自然。

首联“莫叹儒冠误半生,名场屈指几人成。”诗人以自己为例,告诫世人不要因迷恋功名而耽误了人生的美好时光。诗人认为,虽然读书做官是一生所求,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因此不必过于悲伤失望。

颔联“耽诗未必非清福,嗜酒何尝减至情。”诗人以自己为例,认为痴迷诗书、饮酒作乐都是人生的幸福。诗人认为,虽然沉迷于诗书和饮酒都会导致身体疲惫,但是这也是一种享受快乐的方式,并不影响自己的内心感受。

颈联“姓氏千秋原有命,穷通一笑自无营。”诗人用典来说明自己的境遇,即使穷困潦倒,也能泰然处之,不怨天尤人。这一联是全诗的关键,它揭示了诗人对待命运的态度和人生观。诗人认为,一个人的姓氏和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而我们无法改变这些外部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坦然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尾联“怜君近有羁愁句,故和新篇作越声。”诗人通过这一联来安慰盛子履。尽管他目前的处境不佳,但是诗人仍然鼓励他继续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同时,诗人还用自己的新诗来表达对盛子履的支持和鼓励。

整首诗情感真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人通过对命运、人生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