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实甫

万里从兹始,依依祖帐歌。
绣衣唐察使,蒟酱汉牂牁。
春色随人远,江流出塞多。
先公有遗爱,莫更叹蹉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恽毓鼎的《再送实甫》是一首清初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恽毓鼎,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 文学地位:恽毓鼎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齐名,被认为是元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唐诗宋词的精美语言艺术,还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展现了元代戏剧的独特魅力。
  1. 诗歌原文
    万里从兹始,依依祖帐歌。绣衣唐察使,蒟酱汉牂牁。春色随人远,江流出塞多。先公有遗爱,莫更叹蹉跎。
  2. 主题内容分析
  • 家国情怀:诗中通过描绘祖辈的足迹、故乡的美景以及国家的壮丽山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和国家的深厚感情。这种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体现了人们对于家国的无限眷恋。
  • 民族自豪:诗中的“江流出塞多”一句,既指长江的源头,又象征着中国边疆的辽阔。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是对祖国河山的赞美。这种自豪感源于对国家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 历史传承:通过对唐察使和汉牂牁的描述,诗中传达了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不仅是对古人智慧的致敬,也是对未来文化发展的期许。
  • 人生哲理:“先公有遗爱,莫更叹蹉跎。”这句话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认知。它鼓励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珍惜时间,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恽毓鼎的《再送实甫》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历史的记载。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无论是对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还是普通读者,了解和欣赏这首诗都是一次宝贵的文化之旅。

相关推荐